检测信息(部分)
热失重速率恢复检测主要针对哪些材料?
该检测适用于高分子聚合物、复合材料、阻燃材料、橡胶制品、热塑性塑料、热固性树脂、生物降解材料、陶瓷前驱体、粘合剂、涂层材料等各类固态物质的稳定性评估。
检测的核心目标是什么?
通过程序控温测量样品质量变化速率,分析材料热分解动力学参数,评估其在高温环境下的热稳定性、分解行为及恢复特性。
检测依据哪些标准规范?
执行ISO 11358、ASTM E1131、GB/T 14837等国际/国家热分析标准,同时支持定制化企业检测方案。
样品需要哪些预处理?
需粉碎至100-200目粒度,干燥除湿(含水量<1%),精确称重(5-20mg),并避免有机溶剂残留影响基线稳定性。
检测项目(部分)
- 初始分解温度:物质开始发生化学分解的临界温度点
- 最大失重速率温度:单位时间内质量损失最高值对应温度
- 残余碳含量:高温裂解后固体残留物的质量百分比
- 热分解活化能:描述分解反应能垒的动力学参数
- 玻璃化转变温度:非晶态材料链段开始运动的特征温度
- 水分挥发区间:材料中自由水/结合水的脱除温度范围
- 分解反应级数:表征热分解机理的动力学模型参数
- 积分程序分解温度:综合评估材料热稳定性的指标
- 阶梯失重分析:多阶段分解过程中的质量跃迁特征
- 恢复率测定:温度回落后质量恢复比例的计算
- 氧化诱导期:抗氧化材料在氧气中的稳定时间
- 挥发份释放曲线:特定温度区间挥发性产物释放动态
- 反应焓变:单位质量物质分解过程的热量变化
- 比热容变化:材料单位质量温度升高1℃所需热量
- 特征分解峰面积:对应特定组分的质量损失量化值
- 动态质量基线:消除浮力效应的实时质量校正曲线
- 等温失重预测:恒定温度下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
- 气氛敏感性:不同气氛(N₂/O₂/Ar)对分解行为影响
- 多组分分离度:复合体系各组分分解温度区间分离特性
- 老化寿命评估:基于Arrhenius方程推算材料服役寿命
检测范围(部分)
- 工程塑料与特种聚合物
- 橡胶及弹性体材料
- 阻燃剂与防火涂料
- 锂电池隔膜与电极材料
- 陶瓷前驱体与溶胶凝胶
- 纳米复合材料
- 生物医用高分子
- 药物活性成分
- 食品包装薄膜
- 沥青与防水材料
- 木质纤维素材料
- 粘合剂与密封胶
- 碳纤维增强塑料
- 离型膜与功能涂层
- 光固化树脂
- 热熔胶与压敏胶
- 发泡材料
- 油墨与颜料制剂
- 离子交换树脂
-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
检测仪器(部分)
- 同步热分析仪(STA)
- 高分辨率热重分析仪(TGA)
- 超微量热重分析系统
- 高压热重分析仪
- 傅里叶变换红外联用系统
-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
- 动态蒸汽吸附仪
- 激光闪射法导热仪
- 加速量热仪
- 热机械分析仪
检测资质(部分)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