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信息(部分)
- 换热介质相容性检测主要针对哪些产品?
- 该检测主要面向工业热交换系统中的各类传热介质,包括但不限于冷却液、导热油、防冻剂等液态或气态热载体。
- 检测的核心目的是什么?
- 评估换热介质与接触材料(如金属管道、密封件)的化学兼容性,防止腐蚀、沉淀或降解导致的系统故障。
- 检测周期通常需要多久?
- 常规检测需5-7个工作日,加速老化等特殊测试需15-20个工作日,具体根据检测项目而定。
- 检测依据哪些标准规范?
- 遵循ASTM D1384、ISO 2160、GB/T 5096等国际及行业标准,同时支持客户定制化测试方案。
- 样品需要如何准备?
- 需提供500ml以上未使用介质及接触材料样本,高温测试需额外提供200ml老化样品。
检测项目(部分)
- pH值稳定性:监测酸碱度变化对金属的腐蚀倾向
- 电导率变化:反映介质离子浓度及电解腐蚀风险
- 金属腐蚀速率:量化铜、铝等金属材料的质量损失
- 泡沫特性:评估介质起泡倾向对热传导的影响
- 氧化安定性:测定高温下抗氧化降解能力
- 橡胶相容性:检测密封件膨胀率与硬度变化
- 沉淀物生成量:分析不溶物对管道的堵塞风险
- 热稳定性:考察持续高温后的成分保持率
- 冰点/沸点偏移:验证温度特性变化幅度
- 粘度变化率:监测流动性劣化程度
- 氯离子含量:评估不锈钢点蚀诱发可能性
- 酸值变化:指示有机酸生成导致的腐蚀性
- 色度变化:直观判断介质氧化程度
- 水分含量:测定游离水引发的相分离风险
- 铜片腐蚀等级:标准化金属腐蚀程度判定
- 热导率衰减:量化传热效率下降幅度
- 闪点变化:监控可燃性安全参数
- 细菌滋生度:检测微生物污染导致的变质
- 抗乳化性:评估油水分离特性
- 元素析出量:检测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溶出
检测范围(部分)
- 乙二醇基冷却液
- 丙二醇防冻剂
- 合成酯类导热油
- 烷基苯型热媒
- 硅油传热介质
- 熔盐混合物
- 液态金属合金
- 碳氢冷却剂
- 全氟聚醚流体
- 离子液体换热剂
- 纳米流体分散液
- 相变储能材料
- 超临界二氧化碳
- 氨水溶液
- 溴化锂溶液
- 硫化床导热介质
- 氢氟醚制冷剂
- 石墨烯基导热液
- 矿物油型热载体
- 聚α烯烃合成油
检测仪器(部分)
- 旋转氧弹测试仪
- 全自动电位滴定仪
-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
- 高温高压反应釜
-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
- 激光导热系数测定仪
- 恒温循环腐蚀试验机
- 动态泡沫分析仪
- 全自动粘度计
- 闪点自动测试仪
检测资质(部分)



